SAP需求驱动的补货(DDMRP)提供了基于客户需求来计划和管理供应链的方式。有别于传统MRP,DDMRP通过在战略要点定义缓冲区并定期调整这些缓冲区来实现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
需求驱动协会表示,由 DDMRP 驱动的主要优势:
- 改善客户服务
通过供应链平滑物料流,提高客户交付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 提前期压缩
不再需要超出预计提前期,确保考虑流程或提前期可变性
- 适当大小的库存
在改善客户服务的同时减少库存
- 降低总供应链成本
与加速活动和错误信号相关的成本已基本消除
- 简单直观
计划员看到的是优先事项,而不是不断解决 MRP 的冲突消息
按端到端流程来说,DDMRP可以分为五大块:缓冲区定位,缓冲区大小,补货计划,补货执行,需求驱动补货相关分析。
对应到系统层面:
- 根据物料使用情况、提前期、物料清单用途和可变性等对物料进行分类,以确定是否与需求驱动的补货相关
- 为与需求驱动的补货相关的物料计算并调整缓冲区大
- 生成补货建议计划
- 执行补货建议计划
- 查看相关分析报表
接下来,我们在SAP S/4HANA Cloud Public Edition系统使用实际例子来看一下需求驱动补货的具体实现过程。
缓冲区定位
要实现缓冲区定位的功能,我们首先使用应用计划产品分类(DD)新建作业来计算产品分类以确定某个物料是否应被定位为缓冲物料。
该作业是基于对物料的历史消耗、在BOM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个期间内的实际需求的评估来对物料进行分类的。以帮助用户判断物料是否适合DD补货的方式。作业中涉及到的几个参数分别是:
值(ABC)分类的域值:对于已定义的一定时间段内,物料消耗与工厂所有物料消耗的比例值。比值高为A,比值低为C。
可变性(XYZ)分类的域值:对物料消耗的变动性进行分类,变动性高为Z,变动性低为X。
物料清单的用途(PQR)分类的域值:根据物料作为BOM组件的次数来对物料进行分类。P为最高,R为最低。
完成物料的分类后,可通过应用产品批量维护(DD)来更改DD补货相关的物料主数据。比如决定物料是否作为DD补货物料(MRP类型D1)。
也可以在应用缓冲定位根据前序分类结果来筛选出相应的物料来对这些物料做是否缓冲的决定:
选中产品行项目,点击“缓冲”或者“取消缓冲”来确定产品是否为缓冲物料。
在详细缓冲区分析页面中可显示物料上下游相关产品/物料的缓冲情况。
缓冲区大小
该部分核心功能是使用应用计划缓冲建议计算来计算缓冲物料的缓冲级别,包括物料的最大库存级别(红色、黄色和绿色区域数量的总和),重订货点(红色和黄色区域数量的总和)和安全库存(红色区域的数量)。他们的计算公式是:
黄色区域 = ADU * DLT
红色区域 = (黄色区域 * DLT系数)* (1+可变性系数)
绿色区域 = 以下数据中的最大值:
黄色区域*DLT系数
最小订单数量
订单周期时间*ADU
以上DLT系数和可变性系数均在缓冲区参数文件中配置。
缓冲级别计算完成后,在应用管理缓冲级别,可以看到从当前日期开始缓冲级别根据实际消耗数量(对考虑历史消耗的缓冲物料)和未来PIR数量(对考虑未来计划独立需求的缓冲物料)进行了调整:
点击“采用”按钮可以将缓冲级别的执行结果更新到物料主数据,包括最大库存水平、重订货点和安全库存的数量。
补货计划
采用系统建议的缓冲级别后,在应用补货计划可以看到系统针对缓冲级别的需求提供了建议供货数量:
运行MRP会生成对应的生产或者采购建议:
可以看到生成的供应建议(本实例中的采购申请)数量并不是在管理物料覆盖范围中看到的缺件数量386,而是生成的318,那是因为DDMRP的MRP逻辑并不会按照需求供给平衡来进行补货,而是根据缓冲级别采用后的安全库存和最大库存级别等信息来进行补货。
补货执行
在补货执行应用中可以通过催询供货按钮方便地调整供给元素的可用性日期。
也可以执行计划订单到生产订单/流程订单,及采购申请到采购订单的转换。以此开始生产或者采购过程的阶段。
需求驱动补货相关分析
基于需求驱动补货端到端的流程,我们提供了相关分析类应用,包括缓冲区状态预警、历史缓冲区性能等。突出显示一定期间内缓冲区库存异常情况。
from New blog articles in SAP Community https://ift.tt/7lZbCe9